刑事犯罪二审是否开庭?
我有个刑事犯罪的案子到二审了,不清楚二审是不是一定会开庭审理。我想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会开庭,什么情况下不开庭,法律上对于二审开庭是怎么规定的,心里好有个底,也能提前做些准备。
展开


在刑事犯罪案件中,二审是否开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于下列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一)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第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上诉案件;(二)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上诉案件;(三)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四)其他应当开庭审理的案件。 对于上述这些情况,法律明确要求必须开庭审理。比如在第一种情况中,如果被告人对一审认定的事实和证据有不同意见,并且这种异议有可能影响到最终的定罪和量刑,那么二审就需要开庭,让双方在法庭上进一步阐述观点、出示证据。而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上诉案件,由于涉及到极其严重的刑罚,关系到被告人的生命权,所以必须开庭,以确保程序的公正和慎重。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说明检察院认为一审判决可能存在错误,二审开庭可以更好地审查案件。 然而,除了上述应当开庭审理的情况外,对于其他的上诉案件,二审法院可以决定不开庭审理。不开庭审理的案件,二审法院会讯问被告人,听取其他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也就是说,即便不开庭,二审法院也会通过其他方式来全面了解案件情况,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例如,如果被告人只是对量刑的轻重提出上诉,但对一审认定的事实和证据没有异议,且这种上诉不太可能影响到定罪量刑,二审法院可能就会选择不开庭审理。 综上所述,刑事犯罪二审并非一律开庭,要依据不同的案件情形来确定是否开庭。当事人和家属需要密切关注案件进展,了解二审法院的决定,并做好相应的准备。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