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刑事认定标准是什么
我最近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刑事认定标准不太清楚。之前听说过一些案例,但感觉很复杂。我想知道到底什么样的行为会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犯罪,在什么情况下会面临怎样的刑事处罚,希望能详细了解这方面内容。
展开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刑事认定标准如下: 首先,从主观方面来看,肇事者必须明知发生了交通事故。这就是说肇事者心里清楚自己引发了事故,而不是稀里糊涂不知道。比如车辆碰撞后,能看到车辆受损、有人受伤等明显迹象,还选择离开,就可认定明知发生事故。 其次,客观上要有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这里的逃离可不是正常离开,而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故意跑掉。比如肇事者撞人后,不停车处理,直接驾车快速离开;或者把伤者送医院后,不报案也不留下真实信息就走了;甚至在接受调查的时候还逃匿不见,这些都属于逃离现场的行为。 再者,逃逸行为达到一定程度才会涉及刑事认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导致一人死亡或三人以上重伤,且对事故负有全部或主要责任;导致三人以上死亡,且对事故负有同等责任;造成公共财产或他人财产直接损失,且对事故负有全部或主要责任,无力赔偿金额达三十万元以上等情况,如有逃逸行为会被刑事认定。 另外,《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相关概念: 交通肇事罪: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犯罪行为。 逃逸: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