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是什么以及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我最近遇到一起交通事故,疑似涉及肇事逃逸情况。我想知道具体怎样才算交通肇事逃逸,还有不同情况下逃逸者会受到哪些处罚,希望能得到专业清晰的解答。
展开


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及处罚涉及多个方面,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认定标准**: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行为人出于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而逃跑的行为。认定时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比如事故现场勘查结果,看现场是否有遗留的车辆零部件、刹车痕迹等能反映事故发生过程的证据;还需要参考目击者证词,目击者若看到肇事者在事故发生后离开现场,这也是重要的判断依据。另外,若有监控录像等视听资料能显示肇事者离开现场的行为及过程,也有助于认定。 **处罚情况**: - **未构成犯罪的行政处罚**:若逃逸行为尚未达到犯罪的程度,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依法予以二百元至二千元人民币以下的罚款。同时,根据具体情形,还可能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或十五日以下拘留。例如,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肇事者逃逸,可能就会受到这种程度的处罚。 - **构成犯罪的刑事处罚**: - 若交通肇事之后存在逃逸行为或具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应判处刑期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比如交通事故导致一人以上重伤,且肇事者负全部或主要责任并有逃逸行为,就会在此量刑幅度内处罚。 - 若因逃逸行为导致他人死亡的,则需承担更重的刑责,即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例如,肇事者逃逸后,伤者因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这种情况就会面临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 此外,若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后逃逸,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有权吊销驾驶员的机动车驾驶执照,并且终身禁止该驾驶员再次获得机动车驾驶资格。肇事逃逸者还需对受害者及其家属进行全面的经济赔偿,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等各项费用,同时该行为还会对肇事者的个人信用记录产生不良影响,在今后的贷款、出行等方面都会受到限制。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