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追诉该如何解释?


刑事追诉指的是司法机关依法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事责任的一系列活动。通俗来讲,就是当有人涉嫌犯罪后,司法机关会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来调查、起诉和审判这个人,让他为自己的犯罪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刑事追诉的过程是有严格法律程序的。首先是立案,当有犯罪事实发生,并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司法机关就会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审判。比如,公安机关发现有人实施了盗窃行为,数额达到了盗窃罪的立案标准,就会对该案件进行立案。这一步是启动刑事追诉的关键,它标志着司法机关正式介入对犯罪行为的调查。相关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 接着是侦查阶段,在这个阶段,司法机关会收集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各种证据。以盗窃案为例,公安机关会通过勘查现场、询问证人、调取监控等方式来获取与案件有关的线索和证据。侦查的目的是查明案件事实,为后续的起诉和审判提供依据。 之后是审查起诉,人民检察院会对侦查机关移送的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判断犯罪嫌疑人是否构成犯罪,是否需要提起公诉。如果检察院认为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就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法院。 最后是审判阶段,人民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对被告人是否有罪、应处何种刑罚作出判决。整个刑事追诉过程都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让犯罪行为得到应有的惩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