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物权法中浮动抵押制度存在哪些不足以及如何完善?

我在研究商业贷款抵押相关问题时,了解到物权法里有浮动抵押制度。我想知道这个制度在实际运用中存在什么不足之处,又该怎么去完善它呢?我自己经营着一家小企业,考虑用浮动抵押来融资,所以很关心这个制度的情况。
展开 view-more
  • #浮动抵押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浮动抵押制度是一种特殊的抵押制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物权编中有相关规定。它是指抵押人以其现有的和将有的动产作为抵押物来担保债权的实现。在抵押权实现之前,抵押人可以自由处分这些抵押物。 浮动抵押制度存在一定的不足。从抵押权人的角度来看,抵押权的实现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由于抵押财产处于不断变动中,在抵押权实现时,可能出现抵押财产价值大幅减少的情况。比如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可能会大量出售库存商品,导致实现抵押权时可供执行的财产不多。这对于债权人来说,债权的保障程度降低。同时,抵押人可能会滥用自由处分权,为了自身利益不合理地处置抵押财产,损害抵押权人的利益。 从法律规定层面来说,浮动抵押的登记制度不够完善。《民法典》规定,浮动抵押应当向抵押人住所地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办理登记,但对于登记的具体内容、登记的效力范围等规定不够细致。这可能导致在实践中,不同地区的登记机构操作标准不一致,容易引发纠纷。 对于浮动抵押制度的完善,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加强对抵押人处分权的限制。可以在抵押合同中明确约定抵押人处分抵押财产的条件和范围,例如规定抵押人在处分一定价值以上的抵押财产时,需要经过抵押权人的同意。同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确保抵押人遵守约定。 其次,完善登记制度。明确登记的具体内容,包括抵押财产的种类、范围、价值等详细信息。提高登记的公示效力,使第三人能够更准确地了解抵押财产的状况。另外,可以建立全国统一的登记系统,提高登记的效率和准确性。 再者,加强对抵押权人的保护。当抵押人不当处分抵押财产,导致抵押权人的利益受损时,赋予抵押权人相应的救济权利,如要求抵押人提前清偿债务或提供其他担保等。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抵押人与抵押权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浮动抵押制度的健康发展。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