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人的抗辩权定义是什么,其法律 依据是什么?
在探讨债务人的抗辩权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抗辩权。抗辩权是指在双务合同中,一方当事人在符合法定条件时,对抗对方当事人的履行请求权,暂时拒绝履行其债务的权利。简单来说,就是当对方要求你做某件事时,你有理由拒绝。
债务人的抗辩权则是指在债权债务关系中,债务人针对债权人的请求权,所享有的拒绝履行或延缓履行债务的权利。这意味着,当债权人向债务人主张债权时,债务人可以依据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提出合理的理由来拒绝债权人的请求。
关于债务人抗辩权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多处相关规定。
首先,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五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这就是同时履行抗辩权。比如说,甲和乙签订了一份买卖货物的合同,约定甲交货时乙付款。如果甲没有交货,却要求乙付款,那么乙就可以依据同时履行抗辩权拒绝付款。
其次,《民法典》第五百二十六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应当先履行债务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这就是先履行抗辩权。例如,甲和乙约定甲先交付货物,乙再支付货款。如果甲没有按照约定交 付货物,乙就可以拒绝支付货款。
最后,《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七条规定,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三)丧失商业信誉;(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这就是不安抗辩权。比如,甲应先向乙发货,在发货前发现乙经营状况严重恶化,可能无法支付货款,那么甲就可以行使不安抗辩权,中止发货。
债务人的抗辩权是保障债务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手段,它赋予了债务人在面对债权人不合理请求时的自我保护权利。同时,债务人在行使抗辩权时,也必须依据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确保权利的行使具有合法性和合理性。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被人打一巴掌后报警,警方会怎么处理?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如何处罚量刑,法律上是怎么规定的?
工伤医疗期工资如何计算?
租车诈骗金额如何量刑?
赌博案量刑是如何判决的?
税务机关对未按期缴纳税款会如何处理?
离职后公司不发提成是否违法?
产假期间不发绩效工资是否合法?
交通肇事罪会影响下一代吗?
增值税纳税义务时间是怎样规定的?
酒驾担保人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此案已进入法院多元调解是什么意思?
儿童绑定母亲医保卡后,还需要缴纳合作医疗吗?
举报闯红灯奖励多少钱?
贩毒被刑事拘留后适用缓刑是怎样的情况?
肇事撞死人负百分百责任会判多久?
遗产继承的份额如何分配?
正当防卫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无效合同的处理方式有哪些情况?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