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注销与吊销的区别是什么?

我有一家公司,最近在考虑公司未来的走向,涉及到注销或者可能因某些问题被吊销的情况。但我不太清楚注销和吊销具体有啥不一样,想知道它们在法律层面、实际操作、对公司及个人影响等方面都有哪些区别,希望有人能解答。
展开 view-more
  • #注销区别
  • #吊销区别
  • #主体资格
  • #行政处罚
  • #市场退出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注销和吊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含义、性质、程序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区别。 首先,从含义和性质上来说,注销是企业、个人等根据自身意愿或实际情况,按照法定程序向相关部门申请终止其主体资格的行为。这是一种主动的、合法的退出市场的方式。比如一家公司完成了经营使命,股东们决定结束公司运营,就可以申请注销。而吊销则是指企业或个人因违反法律法规,被相关行政机关依法剥夺其经营资格或主体资格的行政处罚措施。它是一种被动的、强制性的行为。例如企业存在严重的偷税漏税行为,就可能被税务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其次,在程序方面,注销需要企业或个人主动发起,遵循一系列法定步骤。以公司注销为例,一般要先进行清算,包括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等,然后通知债权人申报债权,处理公司债务。清算结束后,要向税务机关申请注销税务登记,再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销登记手续。整个过程较为复杂和繁琐,但都是企业自主进行的。而吊销则是由行政机关依据职权直接作出决定。当行政机关发现企业存在违法行为并达到吊销条件时,会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调查取证,然后作出吊销的处罚决定,并向企业送达处罚通知书。企业不需要主动申请,而是被动接受这一处罚结果。 最后,在法律后果上,注销后企业的主体资格彻底消灭,其权利义务也随之终止。企业不再具有从事经营活动的资格,也不需要再承担后续的法律责任。而吊销后,企业的主体资格并不立即消灭,只是不能再从事经营活动,但仍然需要承担未了结的法律责任,比如清偿债务、接受行政处罚等。并且,企业的法定代表人等相关人员可能会受到一定限制,在规定期限内不能再担任其他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等职务。 相关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了市场主体注销的具体程序和要求,明确了注销登记的条件和流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则为行政机关作出吊销等行政处罚提供了法律依据,规范了行政处罚的实施程序和适用范围。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