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和印花税有什么区别?
个人所得税和印花税是我国税收体系中两种不同的税种,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首先,征收对象不同。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对象是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涵盖了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等多种类型。简单来说,只要个人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了收入,很多情况下都可能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而印花税的征收对象是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订立、领受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的行为。这些凭证包括合同、产权转移书据、营业账簿、权利、许可证照等。比如,当企业签订购销合同、个人与他人签订房屋租赁合同等行为,就可能涉及印花税的缴纳。
其次,税率不同。个人所得税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相结合的方式。以综合所得为例,适用3%至45%的超额累进税率。这意味着收入越高,适用的税率也越高。而经营所得适用5%至35%的超额累进税率。对于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印花税则根据不同的应税凭证,设置了不同的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比例税率从0.05‰到1‰不等,例如借款合同的税率为0.05‰,财产租赁合同的税率为1‰。定额税率则是每件应税凭证5元,适用于权利、许可证照等。
再次,计算方式不同。个人所得税的计算相对复杂,需要根据不同的所得类型分别计算。以工资、薪金 所得为例,应纳税额 =(综合所得收入额 - 60000元 - “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 - 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 - 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 捐赠)×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而印花税的计算则较为简单,对于适用比例税率的应税凭证,应纳税额 = 应税凭证计税金额×适用税率;对于适用定额税率的应税凭证,应纳税额 = 应税凭证件数×定额税率。
最后,法律依据不同。个人所得税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进行征收管理。该法对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税率、计算方法、纳税申报等方面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印花税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进行征收管理。这部法律明确了印花税的应税凭证范围、税率、计税依据等内容。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试用期说不合适被辞退,劳动者是否有补偿?
集体贪污的行为在法律上是如何认定的呢?
给老婆买蛋糕离婚时会怎么判?
家暴标准是什么?
医疗司法鉴定一次需要多少钱?
工伤赔偿该如何找老板谈?
经营范围没有的项目能否开票?
可以一次性取出住房公积金吗?
个人所得税纳税额是如何确定的?
养老保险交了几年人死了钱能不能退?
借款纠纷向法院立案的流程是什么?
诉讼中第三人是否需要承担责任?
婚后财产公证怎么写才有效?
离婚没房算首套,之前买的房子可以更改认定吗?
构成刑事违法犯罪由谁管辖?
南京诉讼离婚手续是怎样的?
走私假币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借条、欠条和收条的区别都在哪里?
暴力执法如何定罪?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