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共同财产承诺书怎么写才具有法律效力?


夫妻共同财产承诺书是夫妻双方就共同财产相关事宜达成一致并作出承诺的书面文件。要使夫妻共同财产承诺书有效,需要从多个方面来把握。 首先,从签订主体方面来看,承诺书必须是由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夫妻双方自愿签订。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意味着夫妻双方能够清晰地认识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一般来说,年满18周岁且精神正常的成年人就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如果一方是在被欺诈、胁迫的情况下签订的承诺书,那么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和第一百五十条的规定,受欺诈方或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其次,承诺书的内容至关重要。内容要明确、具体,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比如,不能约定将非法所得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配。同时,承诺书应清晰地写明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像房产、车辆、存款、投资收益等。对于财产的分配方式、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等也要有明确表述。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再者,关于承诺书的形式,最好采用书面形式,并由夫妻双方签字、注明日期。书面形式可以更清晰地记录双方的意思表示,避免日后产生纠纷时无据可查。虽然法律没有强制要求夫妻共同财产承诺书必须进行公证,但公证可以增强承诺书的证明力。经过公证的承诺书,在证据效力上会更高,如果发生纠纷,法院一般会直接采信公证内容。 此外,承诺书的内容应当合理、公平,不能存在明显的显失公平情形。如果承诺书的内容严重损害一方的利益,另一方可能会以显失公平为由,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的规定,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最后,如果夫妻双方对承诺书的内容不确定或者存在疑问,建议咨询专业的律师。律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为夫妻双方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确保承诺书的内容合法、有效,能够切实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