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和股东承担的责任有什么区别?
我和朋友一起开了家公司,我是法人,他是股东。我们都不太清楚法人和股东在责任承担上有啥不一样。要是公司出了问题,比如债务纠纷或者违法违规的事,我和他分别要承担哪些责任呢?想了解清楚法人和股东责任承担的区别。
展开


法人和股东在责任承担上存在明显区别,下面为您详细解释。 首先,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通俗来讲,法人就像是一个法律上的“人”,它以自己的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十条规定,法人以其全部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这意味着,当公司面临债务问题时,法人要用公司的所有资产来偿还债务,直到资产耗尽为止。如果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存在滥用职权等违法行为,给公司或他人造成损失的,法定代表人可能会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例如,法定代表人未经股东会同意,擅自以公司名义为他人提供担保,导致公司遭受损失,那么法定代表人可能要对公司进行赔偿。 其次,股东是指对股份公司债务负有限或无限责任,并凭持有股票享受股息和红利的个人或单位。股东的责任承担情况要分不同情况来看。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这就是说,股东只需要按照自己承诺的出资额或者认购的股份来承担责任。比如,您作为股东认缴了 10 万元的出资额,那么在公司出现债务问题时,您最多只需要承担 10 万元的责任。但是,如果股东存在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等违法行为,就需要对公司债务承担补充赔偿责任。例如,股东在公司成立后,将自己认缴的出资抽回,导致公司资产减少,无法偿还债务,那么该股东就需要在抽逃出资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 综上所述,法人和股东的责任承担在性质、范围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法人以公司全部财产承担责任,而股东一般以其出资额或认购股份为限承担责任。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