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户和建档立卡户的区别是什么?
我想申请一些救助,了解到有低保户和建档立卡户这两种情况,但不太清楚它们具体有啥区别。比如在认定标准、享受的福利等方面,到底哪一种更适合我申请呢?希望能弄明白两者的差异。
展开


低保户和建档立卡户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针对困难群体的不同救助形式,它们在定义、认定标准、享受待遇以及管理方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 首先,定义不同。低保户是指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家庭,主要是为了保障这些家庭能够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水平。而建档立卡户是国家为了精准帮扶贫困对象,通过精准识别,将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且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纳入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并建立了详细的档案。 其次,认定标准不同。低保户的认定主要依据家庭收入和财产状况,当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且家庭财产符合相关规定时,就可以申请低保。而建档立卡户的评定除了考虑收入因素外,还会综合考虑“两不愁、三保障”的实现情况,即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在享受待遇方面,低保户主要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以保障其基本生活。此外,还可能享受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等专项救助。建档立卡户除了可以享受一些与低保户类似的救助政策外,还会得到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多种扶贫措施的支持,以帮助其脱贫致富。 管理方式上也有所不同。低保户的管理主要是动态管理,即定期对低保家庭的收入和财产状况进行核查,根据情况及时调整低保金的发放或退出低保。建档立卡户则实行精准管理,通过建立贫困档案,对扶贫对象进行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脱贫,确保扶贫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相关法律依据方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规定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明确了低保户的申请、审核、审批程序以及保障标准的制定等内容。而关于建档立卡户的管理,主要依据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扶贫政策文件,以确保扶贫工作的规范和有序进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