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罪与非法行医罪的区别是什么


医疗事故罪与非法行医罪存在多方面区别。 首先是主体不同。非法行医罪的主体是不具有医师执业资格的人,简单来说,就是没有取得合法行医资格证的人进行行医活动。比如一些没有医师资格却私自开诊所给人看病的。而医疗事故罪的主体是医务人员,是那些取得了相应资格,在正规医疗单位合法执业的人员。《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规定了医疗事故罪主体是医务人员 ,第三百三十六条规定非法行医罪主体是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 其次主观方面有差异。非法行医罪行为人对造成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所持的心理态度,既可以是过失,也可以是间接故意。比如知道自己没资质可能有风险还行医。医疗事故罪对造成严重不良后果所持心理态度只能是过失,也就是医护人员因为疏忽等原因导致不良后果,并非故意为之。 再者客观方面不同。非法行医罪表现为违反国家有关医疗管理的法规,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行为,并不一定要求造成严重后果,且客观表现形式只能是积极作为。例如长期无证行医,扰乱医疗秩序。医疗事故罪则是医务人员在合法的诊疗护理过程中,违反规章制度,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要求造成严重后果,客观表现既可以是积极作为,也可以是消极的不作为。比如该检查没检查导致误诊等。而且非法行医罪造成严重后果的原因既可以是责任过失,也可以是技术过失;医疗事故罪仅限于责任过失,技术过失不构成犯罪。 另外,两罪客体不同。非法行医罪侵犯了医疗管理秩序和病员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医疗事故罪侵犯了病人的健康和生命的权利与医疗单位正常的管理活动 。 最后处罚也不同。非法行医罪法定最高刑可以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并处罚金;医疗事故罪法定最高刑为三年,并未规定财产刑罚。 相关概念: 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责任过失:是指行为人因违反规章制度等而导致不良后果,强调在职责履行上的过错。 技术过失:主要是指由于技术水平、能力等方面的不足而导致不良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