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朋友圈需要当心哪些?

我平时经常发朋友圈,分享生活日常啥的。但最近听说朋友圈也有不少法律风险,我有点担心自己会不小心违法。想知道在朋友圈到底需要当心些什么,哪些行为可能会触犯法律呢?
展开 view-more
  • #朋友圈法律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朋友圈已成为人们分享生活、交流信息的重要平台。然而,在享受朋友圈带来便利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法律问题。 首先,要当心在朋友圈侵犯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权是指人们对于公民或法人的品德、才干、声望、信誉和形象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如果在朋友圈中发布虚假信息,恶意诋毁他人,导致他人的社会评价降低,就可能构成侵犯名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比如,在朋友圈编造不实内容说某个人是小偷,这就可能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被侵权人有权要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以及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其次,知识产权方面也需要留意。朋友圈里经常会有人转发一些文章、图片、视频等内容。如果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擅自转发、使用他人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就可能侵犯他人的著作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享有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权利。例如,未经授权在朋友圈转发一篇付费文章,就可能侵犯了作者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再者,广告发布问题也不容忽视。现在很多人会在朋友圈发布一些商业广告。如果发布的广告存在虚假宣传的情况,欺骗、误导消费者,就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该法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广告主应当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比如,在朋友圈宣传某种减肥产品,夸大其减肥效果,实际并没有那么好,这就属于虚假宣传。 另外,隐私保护也很重要。不要在朋友圈随意泄露他人的个人隐私信息,如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一旦泄露他人隐私,可能会给他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也可能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总之,在朋友圈要时刻保持法律意识,谨慎发布内容,避免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法律风险。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