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登记证和地方税务登记证有什么区别?
我在办理企业税务相关事务时,遇到了国家税务登记证和地方税务登记证的问题。不太清楚这两个证具体是怎么回事,它们的作用一样吗?办理流程有区别吗?想了解下这两者之间详细的差异。
展开


国家税务登记证和地方税务登记证在过去是企业分别向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申请办理的证件,用于证明企业履行了税务登记义务。不过在2018年国地税合并之后,国家税务登记证和地方税务登记证已经合二为一,统一为税务登记证。 在过去,国家税务登记证与地方税务登记证有着不同的用途。国家税务登记证主要针对的是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的税种,像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部分)等。而地方税务登记证则对应地方税务局征管的税种,如营业税(现已全面营改增)、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等。这是因为不同税种的征管和使用方向有所差异,国家税主要用于保障国家层面的财政支出和宏观调控,地方税则侧重于地方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等。 从办理流程来看,企业需要分别到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办理相应的登记证。办理时,都需要提交工商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组织机构代码证等相关材料。两个部门会依据企业的经营范围和性质,核定企业需要缴纳的税种,并发放登记证。 自国地税合并后,企业只需向合并后的税务机关办理一个税务登记证即可。这一举措简化了企业的办事流程,减轻了企业负担,也提高了税务机关的征管效率。新的税务登记证涵盖了原国税和地税登记证的功能,企业在一个平台上就能完成所有涉税业务的办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