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缴和认缴有什么区别?


实缴和认缴是公司注册资本缴纳的两种不同方式,它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概念不同。实缴制是指公司在注册登记时,股东需要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额、出资方式和出资期限,实际缴纳全部注册资本,并且要经过法定的验资机构验资并出具证明。简单来说,就是你承诺出多少钱,就得马上把钱交到公司账户。比如你要注册一家100万的公司,采用实缴制的话,你就得一次性拿出100万存到公司账户。认缴制则是指股东只需要在公司章程中约定认缴的出资额、出资方式和出资期限,不需要在注册时实际缴纳资金,只要在约定的期限内缴足即可。比如同样注册100万的公司,采用认缴制,你可以在公司章程里约定10年内缴清这100万,在注册时不需要实际拿出这100万。 其次是法律规定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二十六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实缴、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这表明,除了特殊行业,现在一般的公司实行认缴制。而在以前,很多公司是实行实缴制的。 再者是风险和责任不同。在实缴制下,股东已经实际缴纳了全部注册资本,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因为资金已经到位,所以在公司经营不善出现债务问题时,股东的责任相对明确,就是以其实际出资额为限。而在认缴制下,虽然股东在注册时不需要实际缴纳资金,但并不意味着股东可以逃避责任。当公司出现债务纠纷且资不抵债时,股东需要按照认缴的出资额承担责任。比如公司欠了200万债务,而股东认缴了100万但还未实缴,那么股东就需要在100万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 最后是适用场景不同。实缴制适用于一些特殊行业,比如金融、保险、证券等行业,这些行业由于涉及公众利益和金融安全,要求公司有足够的资金实力来保障运营,所以通常采用实缴制。认缴制则更适合初创企业,它降低了创业门槛,让创业者可以先把公司注册起来,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公司的运营和发展,等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再按照约定缴纳注册资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