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犯和犯人有什么区别?
我在看一些法律新闻时,老是看到人犯和犯人这两个词。感觉它们好像有点像,但又不太一样。我就想弄清楚,这俩到底有啥区别啊?在法律上的定义、权利义务这些方面都有啥不同呢?
展开


人犯和犯人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容易被混淆,但在法律领域,它们有着明确的区分。 人犯是一个在司法程序特定阶段使用的概念。在我国,人犯通常指的是犯罪嫌疑人,也就是在刑事诉讼的侦查和审查起诉阶段,被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怀疑实施了犯罪行为,但尚未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决有罪的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这意味着在法院判决之前,这些被怀疑犯罪的人只是具有犯罪的嫌疑,他们仍然享有一系列法定的权利,比如有权获得辩护、申请回避等。他们的身份只是处于被调查、被审查的状态,其最终是否构成犯罪还需要经过法院的审判来确定。 犯人则是指经过人民法院依法审判,被判决有罪的人。当一个人经过完整的刑事诉讼程序,包括侦查、起诉、审判等环节后,法院根据查明的事实和相关法律规定,作出有罪判决,此时这个人就成为了犯人。犯人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处罚,如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罚金等。一旦被认定为犯人,其权利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以保障刑罚的执行和社会的安全。例如,犯人在服刑期间的人身自由会受到严格限制,需要遵守监狱的各项规章制度。 综上所述,人犯和犯人最核心的区别在于是否经过了人民法院的有罪判决。人犯处于司法程序的前期,只是被怀疑犯罪;而犯人则是已经被法院判定有罪,要接受相应的刑罚。这种区分体现了我国法律对于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和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