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含税和含税有什么区别?
我在购物和签合同的时候,经常看到价格有含税和不含税之分。我不太清楚这两者到底有啥不一样,含税的价格是包含了什么税?不含税的话后续还会不会再收税?对我来说,哪种情况更划算呢?
展开


不含税和含税是在经济交易中常用的概念,它们主要的区别在于价格是否包含了税款。下面为你详细介绍两者的区别以及相关的法律依据。 首先,不含税价格指的是商品或者服务本身的价格,不包含需要缴纳的税款。举个例子,一件商品的不含税价格是100元,这100元就是商家提供商品本身的价值体现,税款需要额外计算和缴纳。而含税价格则是在商品或者服务本身价格的基础上,加上了相应的税款。还是上面那件商品,如果税率是13%,那么含税价格就是100×(1 + 13%)= 113元。 从法律角度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加工、修理修配劳务,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人,应当缴纳增值税。这意味着商家在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时,有义务按照规定计算并缴纳税款。如果交易价格是含税的,那么商家收取的价款中就包含了应该缴纳给国家的税款部分;如果是不含税价格,那么购买方除了支付商品本身价格外,还需要额外支付税款给商家,再由商家统一缴纳给税务机关。 对于消费者来说,含税价格相对直观,能够清楚知道购买商品或服务总共需要支付的金额。而不含税价格可能会让消费者在交易时感觉价格较低,但后续还需要承担税款。在实际交易中,明确价格是含税还是不含税非常重要,这样可以避免交易双方在税款承担问题上产生纠纷。同时,商家也必须按照法律规定正确计算和缴纳税款,否则可能会面临税务处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