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宪与违法有什么区别?
我想了解一下违宪和违法到底有啥不一样。平时老听到这俩词,但一直没搞明白。比如说,我看到一些新闻事件,不太清楚到底是违宪还是违法的行为,所以就想知道它们在概念、后果等方面具体有什么区别。
展开


违宪和违法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它们之间的区别。 首先是概念上的不同。违宪,简单来说,就是违反宪法的行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重要内容。违宪行为就是对这些根本性规定的违背。而违法则是指违反除宪法之外的其他法律法规的行为。这些法律法规是依据宪法制定的,用于规范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其次,行为主体也有所不同。违宪行为的主体通常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因为宪法主要是对国家权力的运行进行规范和限制。例如,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与宪法相抵触,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违反宪法规定等。而违法行为的主体范围则更为广泛,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再者,法律后果也存在差异。违宪的后果往往比较严重,一般会导致有关法律法规无效,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被撤销等。例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如果与宪法相抵触,将被依法撤销。而违法的后果则根据具体的违法行为和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确定,可能包括民事赔偿、行政处罚甚至刑事处罚等。例如,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可能会被处以罚款、拘留等行政处罚;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则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最后,审查机制也不一样。违宪审查通常由特定的机关按照特定的程序进行,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监督宪法的实施。而违法的审查则由相应的执法机关或司法机关根据不同的法律法规进行。比如,民事违法行为由人民法院通过民事诉讼程序进行审查,行政违法行为由行政机关依据行政程序进行处理,刑事违法行为则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按照刑事诉讼程序进行追究。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