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有什么区别?


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存在多方面的区别。 首先,从定义和性质来看,刑事案件指的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被指控涉嫌侵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国家为了追究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进行立案侦察、审判并给予刑事制裁的案件。简单来说,就是涉及到严重违反刑法的行为。而行政案件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侵犯其合法权益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的程序提出起诉,由人民法院立案处理的行政争议案件,主要是围绕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展开。这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其次,在案件的构成要素上。刑事案件的构成要素是犯罪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而行政案件的构成要素是行政行为存在违法或不当,并且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了损害。 再者,处理机关和程序不同。刑事案件一般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负责处理。处理程序包括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等阶段。在侦查阶段,公安机关会收集证据、查明犯罪事实;检察院负责审查起诉;法院进行审判。而行政案件主要由人民法院受理和审理。程序一般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有些案件可以直接起诉),对复议结果不服的,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然后,处罚的种类和力度有明显差异。刑事案件的处罚较为严厉,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等主刑,以及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等附加刑。这些处罚旨在惩罚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行政案件的处罚相对较轻,主要有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行政拘留等。其目的主要是纠正行政违法行为,保障行政管理秩序。 最后,举证责任方面。在刑事案件中,公诉机关(检察院)承担举证责任,要证明被告人有罪,并且证据要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而在行政案件中,一般由被告(行政机关)承担举证责任,需要证明其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