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追诉标准一、二、三有什么区别?
我在了解法律知识时,看到立案追诉标准一、二、三,但不太清楚它们之间到底有啥不同。想知道这些不同的标准是针对哪些不同的情况,在实际应用中怎么区分使用,希望能有专业人士解答。
展开


立案追诉标准一是指《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它主要涉及危害公共安全案、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案、侵犯财产案、妨害社会管理秩序案、危害国防利益案等相关犯罪的立案追诉标准。比如在危害公共安全案中,对于一些涉及安全生产事故等方面的犯罪就按照此标准来确定是否立案追诉。这一标准就像是一个‘标尺’,当相关的犯罪行为达到了这个标准规定的情形,公安机关就会对其进行立案并追究刑事责任。 立案追诉标准二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它侧重于经济犯罪案件。经济犯罪是指在经济活动中违反国家经济管理法规,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像一些金融诈骗类犯罪、走私类犯罪等,就是依据这个标准来判断是否达到立案追诉的条件。它根据经济犯罪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数额、情节等标准,为公安机关打击经济犯罪提供了明确的依据。 立案追诉标准三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三)》,其主要针对的是毒品犯罪案件。毒品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安全和人民健康的犯罪行为,这个标准对各类毒品犯罪,如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等,规定了具体的立案追诉条件。它详细规定了不同毒品的数量标准以及其他相关情节,只要达到了标准所规定的情况,就会启动立案追诉程序。 综上所述,这三个立案追诉标准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适用的犯罪类型上,分别针对不同领域的犯罪制定了相应的立案追诉条件,目的是为了准确、有效地打击各类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