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会查多久之前的财产?


在离婚时,关于查多久之前的财产,并没有一个绝对固定的时间标准,要根据不同财产类型和具体情况来确定。 首先,从整体时间跨度来说,从结婚到离婚期间的财产原则上都在可查范围内。因为婚前一方所得财产,若无特别约定,属于个人财产,另一方无权分割;而婚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获得的财产一般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时要进行分割。 对于银行存款:通常情况下,法院支持查询离婚诉讼前一年左右的近期流水。这是因为近期资金往来更能反映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财产状况,比如一方在离婚诉讼前短期内有大额资金转出等异常情况,查询近一年记录就有助于发现问题。但如果有证据表明一方存在长期隐匿财产等行为,比如有线索显示一方多年来持续转移共同财产到特定账户,这种特殊情况下,法院可能会允许进一步往前追溯查询银行记录 。 对于房产、车辆等固定资产:主要查询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购买记录、产权变更情况等。也就是从双方登记结婚起,到提起离婚诉讼时这段期间内的相关记录都是重点查询对象。例如婚姻存续期间购买的房产,其登记、贷款、抵押等相关记录都在查询范围内。要是存在婚前财产婚后混同的争议,可能还需查询婚前财产状况及婚后相关资金流向记录等,以此明确是否存在混同及混同范围。 另外,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规定,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这种情况下的追溯就不受特定时间限制了。 相关概念: 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共同获得的财产,这些财产夫妻双方有平等的处理权,离婚时一般要进行分割。 婚前财产:是指在结婚前一方就已经取得的财产,属于个人财产,正常情况下离婚时不参与分割,除非有特殊约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