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婚后又离婚债务该如何划分?夫妻离婚后婚后财产分配是怎样处理的?


复婚后又离婚,债务划分和婚后财产分配的处理方式如下: 关于债务划分:首先要区分债务是夫妻共同债务还是个人债务。复婚之后所获得的债务,如果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就需要双方共同偿还。按照《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九条规定,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作为夫妻共同债务,通常应具备这些条件:一是所负债务是由于夫妻共同生活费用不足,不论最初由谁出面借、以谁的名义借,只要是因夫妻共同生活产生的债务;二是所负债务是由于履行抚养义务,比如抚养子女或者孙子女等;三是所负债务是因尽赡养义务而产生的,像赡养自己的父母以及祖父母等。另外,婚前一方借款购置的房屋等财物已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的,为购置财物借款所负债务,视为夫妻共同债务。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从事个体经营或者承包经营的,其收入为夫妻共有财产,债务亦应以夫妻共有财产清偿。而复婚之前的债务,一般由个人依法承担。 对于婚后财产分配:婚后财产离婚后原则上平分。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遵循一些原则。男女平等原则,夫妻双方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所有权,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均有对共同财产的使用、处分权利,离婚时双方有平等分割共同财产的权利。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原则,考虑到子女成长和女方可能在经济上相对弱势等情况。有利生活,方便生活原则,比如分割房产时,会考虑哪一方更需要居住等实际情况。权利不得滥用原则,不能滥用权利损害对方利益。而且夫妻一方所有的财产,在共同生活中消耗、毁损、灭失的,另一方不予补偿。 如果复婚后对财产有约定,按照约定处理;没有约定的话,婚前财产仍归各自所有,婚后所得一般为夫妻共同财产,按均等原则分割。对于复婚后共同生活期间购置的财产,若无特殊约定,视为夫妻共同财产,由双方协商分割,协商不成可由法院根据财产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要是复婚后一方存在过错,如重婚、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无过错方在分割财产时可主张多分。 相关概念:夫妻共同债务,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或一方为维持共同生活需要,或出于共同生活目的从事经营活动所引起的债务。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所共同拥有的财产,包括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