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营业执照是否要上税?
我刚办下来营业执照,准备做点小生意,但是不太清楚有了营业执照之后是不是就得开始上税了。我担心要是上税的话成本会增加,想了解一下到底需不需要上税,有哪些情况要上税,哪些不用上税呢?
展开


有了营业执照是否要上税,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具体的经营情况来确定。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几个关键的法律概念。纳税义务是指纳税人依照税法规定,向国家缴纳税款的责任。而税收的种类有很多,常见的有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企业、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以下统称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十日内,持有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应当于收到申报的当日办理登记并发给税务登记证件。这一步是确定纳税身份和纳税范围的重要环节。 如果办理营业执照后没有开展经营活动,也就是没有取得收入,通常情况下是不需要缴纳流转税(如增值税)和所得税的。但即使没有收入,也需要按照规定进行税务申报,即零申报。零申报就是在纳税申报的所属期内没有发生应税收入,同时也没有应纳税额的情况,纳税人需要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注明当期无应税事项。 当有了经营收入后,就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达到纳税标准。比如对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月销售额未超过10万元(以1个季度为1个纳税期的,季度销售额未超过30万元)的,免征增值税。但如果超过了这个标准,就需要按照规定缴纳增值税。对于企业所得税,企业需要将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再按照适用的税率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个体工商户则按照经营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总之,有了营业执照后,无论是否有纳税义务,都要及时进行税务登记,并按规定进行申报。如果对具体的纳税情况不清楚,可以咨询当地的税务机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