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前罪缓刑是会助长再次犯罪还是起到警惕作用?

我想了解一下前罪缓刑在实际中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身边有个情况,有人之前被判了缓刑,现在又有点不安分,我就挺担心的,想知道前罪缓刑到底是会让一些人更放肆去再次犯罪,还是能起到让他们警惕别再犯错的作用呢?
展开 view-more
  • #前罪缓刑
  • #再次犯罪
  • #缓刑作用
  • #法律约束
  • #犯罪威慑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前罪缓刑从理论和实践多方面来看,其设立目的是起到警惕作用,但在实际中也存在个别被滥用从而导致再次犯罪的情况。 首先说缓刑的概念,缓刑就是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罪犯,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地不执行所判刑罚的制度。这其实是给了罪犯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让他们在一定的监督下进行改造,正常生活,希望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后不再犯罪,所以从制度设计初衷上是起到警惕作用的。 从法律规定来看,《刑法》中关于累犯的规定也能侧面反映出对再次犯罪的约束。一般累犯要求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才构成累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前罪判缓刑的话,由于缓刑考验期内不属于刑罚执行完毕,所以缓刑考验期内或期满后再犯罪,通常不构成累犯,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再次犯罪没有约束。如果在缓刑考验期内又故意犯罪,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并对新的罪行进行量刑处罚。这一规定就是为了让犯罪分子知道,即使在缓刑期间,也不能再次犯罪,否则将面临更严重的后果,起到了一定的威慑和警惕作用。 然而在实践中,确实存在少数犯罪分子不珍惜缓刑机会,把缓刑当作放纵的借口,再次实施犯罪行为。这主要是因为个别犯罪分子本身法律意识淡薄、主观恶性较大,即便有缓刑这样的宽大处理,也难以改变他们的犯罪习性。但这只是部分情况,不能代表整体,大多数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还是能够遵守规定,改过自新的。 相关概念: 缓刑: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罪犯,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地不执行所判刑罚的制度。 累犯:前罪与后罪都是故意犯罪,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之内,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符合这些条件的就是累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