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需要进行实质性审查吗?
我申请了一个实用新型专利,不知道会不会像发明专利那样进行实质性审查。我不太清楚实用新型专利审查的流程,也不了解实质性审查具体是怎么回事。想问问实用新型到底需不需要进行实质性审查呢?
展开


在探讨实用新型是否进行实质性审查之前,我们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实质性审查。实质性审查是指在专利审查过程中,审查员不仅会查看专利申请的形式是否符合要求,还会对发明创造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进行全面、深入的审查。简单来说,就是判断这个专利是不是新的、是不是有创新点以及有没有实际用途。 我国对专利类型主要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对于发明专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发明专利申请自申请日起三年内,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根据申请人随时提出的请求,对其申请进行实质审查;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请求实质审查的,该申请即被视为撤回。这表明发明专利是需要进行实质性审查的。 而对于实用新型专利,《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并没有要求对其进行实质性审查。实用新型专利的审查主要是初步审查,初步审查主要是对申请文件的形式、合法性、明显的实质性缺陷等进行审查,比如申请文件是否齐全、格式是否正确、是否明显不符合专利法的一些规定等。所以,从法律规定和实际审查流程来看,实用新型专利在正常情况下是不进行实质性审查的。 不过,虽然实用新型专利不进行实质性审查,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没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要求。在专利侵权纠纷等实际情况中,如果涉及到实用新型专利的有效性问题,还是可能会对其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进行评估。如果发现该实用新型专利不符合相关要求,法院或者专利复审委员会可以宣告该专利无效。例如,在一些专利侵权案件中,被告可能会以原告的实用新型专利不具备新颖性或创造性为由,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该专利无效。这也体现了即使不进行实质性审查,实用新型专利也需要具备一定的质量和创新性。综上所述,实用新型专利通常不进行实质性审查,但在特定情况下其有效性仍可能受到审查。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