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纠纷属于民事行为还是行政行为?
我和别人有经济上的矛盾,不知道这算民事行为引发的,还是行政行为导致的。不太清楚两者区别,也不知道该按照哪种方式去解决这个纠纷,想了解下经济纠纷到底属于哪种行为。
展开


经济纠纷通常属于民事行为。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民事行为和行政行为的概念。民事行为是指平等主体之间(比如公民与公民、公民与法人、法人与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行为。在这种关系中,双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一方管理另一方的情况。而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作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它体现的是一种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行政主体和相对人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从法律依据上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调整的就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经济纠纷大多涉及到财产方面的争议,像合同纠纷、借贷纠纷等,这些都是在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所以一般由民法典等民事法律来调整。 例如,甲和乙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乙没有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货款,甲和乙之间就产生了经济纠纷,这显然是平等主体之间的纠纷,属于民事行为范畴。而行政行为引发的纠纷通常是因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影响到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权益,比如行政机关对企业进行罚款,企业对罚款决定不服产生的纠纷,这才属于行政行为引发的纠纷。所以,大部分经济纠纷属于民事行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