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过失损毁文物罪需要哪些犯罪构成?

我不小心损坏了一件文物,现在心里特别慌,不知道自己这种情况会不会构成过失损毁文物罪。我想了解下,过失损毁文物罪到底需要满足哪些犯罪构成要件呢?是只要有损坏行为就算,还是有其他的要求?
展开 view-more
  • #过失损毁文物罪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过失损毁文物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而致使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受到损毁,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下面来详细说说它的犯罪构成要件。 首先是主体要件。过失损毁文物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也就是说,只要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能成为这个罪名的犯罪主体。这就好比在生活中,不管你是从事什么职业、什么身份,只要你符合上述条件,在过失损毁文物的情况下,都可能面临法律的追究。 其次是主观方面。该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这里的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损毁文物,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过于自信的过失则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损毁文物,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文物损毁的结果。比如说,有人在参观文物展览时,本应该小心注意周围的文物,却因为疏忽大意撞倒了展柜里的文物;或者有人自认为自己有能力移动文物而不会造成损坏,结果却导致了文物的损毁,这些都属于过失的情况。 然后是客体要件。过失损毁文物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珍贵文物的管理秩序。文物是人类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国家通过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保护和管理。任何对珍贵文物的损毁行为,都是对国家文物管理秩序的破坏。例如,被国家确定为重点保护的历史建筑、珍贵的古董等,都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 最后是客观方面。行为人必须实施了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并且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这里的“损毁”包括打碎、涂抹、拆散、烧毁等使文物失去原有价值的破坏行为。“造成严重后果”一般是指造成文物严重损坏无法修复、文物价值重大减损等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条第三款规定,过失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总之,只有同时满足以上主体、主观、客体和客观四个方面的要件,才会构成过失损毁文物罪。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