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我想知道在刑法里,诈骗罪是怎么认定的,它的构成要件都有哪些呢?我最近听说有人被骗了钱,好像涉及到诈骗罪,但不太清楚具体的认定标准,所以想详细了解一下。
展开


诈骗罪是一种常见的刑事犯罪,它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下面从四个方面为你介绍其构成要件。 首先是主体要件。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这意味着只要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也就是年满十六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诈骗罪。简单来说,就是只要你到了一定年龄,精神和智力正常,就有可能因为实施诈骗行为而触犯这个罪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其次是主观方面。诈骗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也就是说,犯罪人是故意去欺骗别人,并且就是为了把别人的钱或者东西弄到手,占为己有。如果只是因为一些误会或者过失导致别人有损失,那就不构成诈骗罪。 再者是客体要件。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这里的公私财物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像现金、房产、汽车、珠宝等等,只要是有价值的东西都算。这种犯罪行为损害了财物所有者对自己财物的合法权益。 最后是客观方面。诈骗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欺诈方法包括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两种。虚构事实就是编造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情来骗别人;隐瞒真相则是把真实的情况藏起来,让别人产生错误的认识。而且,诈骗的财物数额要达到一定标准才构成犯罪。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不过,具体的数额标准可能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有所不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