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我最近对法律知识挺感兴趣的,尤其想弄清楚诈骗罪这一块。想知道到底满足哪些条件才会被认定为构成诈骗罪呀?是从行为、动机,还是其他方面判断呢?希望能有人详细说说,好让我能明白其中的关键要点。
展开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客体要件。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简单来说,就是犯罪人的行为侵害了别人对公私财物拥有的合法权利。这意味着,诈骗罪主要针对的是实实在在的财物,像金钱、物品等,不涉及其他非法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诈骗罪的规定,就明确了对公私财物所有权的保护。 其次是客观要件。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欺诈方法通常包括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这两种。虚构事实就是编造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情来欺骗被害人,让被害人信以为真;隐瞒真相则是故意不把某些关键信息告诉被害人,使被害人做出错误判断。而且,只有骗取的财物达到“数额较大”才构成诈骗罪,不同地区对于“数额较大”的标准可能有所不同。 然后是主体要件。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一般来说,在我国,年满十六周岁的自然人,在精神和智力正常的情况下,就具备了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 最后是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直接故意就是犯罪人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导致被害人的财物被自己非法占有,还积极主动地去实施这种行为。非法占有目的就是犯罪人意图将他人财物据为己有,而不是暂时借用之类的情况。 相关概念: 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刑事责任能力: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以及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