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有进出口业务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需要办理一系列相关手续。首先,企业要到工商管理部门进行经营范围变更登记,在营业执照上增加“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等相关经营项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十二条规定,公司的经营范围由公司章程规定,并依法登记。公司可以修改公司章程,改变经营范围,但是应当办理变更登记。这是企业合法开展进出口业务的基础。 其次,要到商务局办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企业需提交《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并且提供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副本复印件等材料。根据《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办法》的规定,从事货物进出口或者技术进出口的对外贸易经营者,应当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或商务部委托的机构办理备案登记。完成备案登记后,企业才具备合法的对外贸易经营资格。 然后,企业要到海关办理注册登记手续,取得海关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报关注册登记证书。办理时需提交一系列材料,如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复印件等。海关会对企业的相关情况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予以注册登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报关单位注册登记管理规定》对报关单位的注册登记作出了详细规定,企业只有完成海关注册登记,才能在海关进行报关等相关业务操作。 此外,企业还需要到外汇管理局办理进出口收付汇名录登记。外汇管理局会对企业的外汇收支情况进行监管,企业进行货物进出口涉及到外汇的收付,必须在名录登记后才能正常进行外汇业务操作。依据相关外汇管理规定,企业应如实办理外汇收支业务,接受外汇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 最后,企业还需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办理自理报检单位备案登记。如果企业进出口的货物属于法定检验检疫范围,就必须办理该登记。根据《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企业管理办法》,报检企业应当依法向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办理备案登记手续,以确保进出口货物符合相关质量、安全等标准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