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我之前借给别人一笔钱,对方当时说得好好的会按时还,结果现在失联了,我怀疑自己遭遇了民间借贷诈骗。我想知道民间借贷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达到什么条件可以去报警立案?
展开


民间借贷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民间借贷过程中,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在我国,判断是否构成民间借贷诈骗罪,要从多个方面来考量。从主观方面来看,犯罪人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比如,借款人编造根本不存在的借款用途,或者明知自己没有偿还能力,仍然大量借款且拒不归还,就很可能存在非法占有的故意。 从客观行为上,通常表现为使用欺诈手段。欺诈手段包括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虚构事实就是编造不存在的事情来欺骗出借人,比如谎称自己有一个高收益的投资项目,让出借人把钱借给自己;隐瞒真相则是故意不告诉出借人某些重要情况,像借款人已经身负巨额债务且没有还款能力,但却不告知出借人。 关于立案的数额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一般来说,达到当地规定的“数额较大”标准,公安机关就会予以立案。不过,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具体的数额标准可能会有所差异。 此外,还需要有相关的证据来证明诈骗行为的存在,例如借条、转账记录、聊天记录、证人证言等。这些证据对于认定案件事实、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