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非法行医需要什么证据?


举报非法行医时,需要提供有效的证据,以便相关部门能够准确判断并处理。下面为你详细介绍需要的证据类型及相关法律依据。 首先是主体资格证据。这主要是用来证明行医者没有合法的行医资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十四条规定,医师经注册后,可以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所以,像行医者未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等证件的相关材料,都可以作为证据。比如,你可以通过拍照、录像记录行医场所没有悬挂相关证件,或者向当地卫生健康部门查询该行医者或机构是否有合法注册信息。 其次是行医行为证据。这是证明其存在非法行医行为的关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六十一条规定,非法行医,造成患者人身损害,不属于医疗事故,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关赔偿,由受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能证明行医行为的证据有很多,例如病历、处方、药品及医疗器械、收费凭证等。病历和处方可以反映行医者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药品和医疗器械如果来源不明或者质量有问题,也是非法行医的有力证据;收费凭证则能证明存在医疗服务的交易行为。你可以收集这些实物证据,或者通过拍照、录像记录行医者给患者看病、开药、治疗的过程。 最后是损害后果证据。如果患者因为非法行医受到了身体伤害,相关的证据也很重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对于非法行医来说,患者的诊断证明、病历、医疗费票据、伤残鉴定报告等,都能证明损害后果的存在。这些证据可以帮助相关部门了解非法行医的危害程度,从而做出更准确的处理。 总之,举报非法行医时,尽量收集全面、有效的证据,以维护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