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检验有哪些规定?


机动车检验是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我国针对机动车检验制定了一系列详细的规定。下面为你介绍一些主要方面。 在检验周期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十六条规定,不同类型的机动车检验周期有所不同。营运载客汽车5年以内每年检验1次;超过5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载货汽车和大型、中型非营运载客汽车10年以内每年检验1次;超过10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小型、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6年以内每2年检验1次,从2020年11月20日起,7 - 9座非营运小微型客车(面包车除外)纳入免检范围;超过6年不满10年的,每2年检验1次;对超过10年的,每年检验1次;超过15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摩托车4年以内每2年检验1次;超过4年的,每年检验1次。拖拉机和其他机动车每年检验1次。 检验内容主要包括安全技术检验和环保检验。安全技术检验是对机动车的外观、底盘、制动、灯光等涉及安全行驶的部件进行检查,以确保车辆符合安全运行标准。环保检验则是检测车辆尾气排放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环保标准,目的是减少机动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如果机动车未按照规定进行检验,会面临一系列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五条规定,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未按规定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检验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扣留机动车,通知当事人提供相应的牌证、标志或者补办相应手续,并可以依照本法第九十条的规定予以处罚。第九十条规定,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此外,未按规定检验的车辆在发生交通事故时,保险公司可能会拒绝承担赔偿责任。 车主应及时关注自己车辆的检验周期,按时进行机动车检验,避免因未检验而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