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异议有哪些情形?
执行异议是指在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主张自己的权利所提出的不同意见。它是保障当事人和案外人合法权益的重要制度。下面为你详细介绍执行异议的几种常见情形。
首先是对执行标的的异议。案外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所有权或者有其他足以阻止执行标的转让、交付的实体权利的,可以向执行法院提出异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例如,法院要执行一套房屋,而案外人称该房屋是自己的,只是登记在被执行人名下,这时案外人就可以提出执行标的异议。
其次是对执行行为的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这里的执行行为包括执行法院采取的执行措施、执行的顺序、执行的期限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二条,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比如,执行法院在没有合法手续的情况下,就查封了当事人的财产,当事人就可以对该执行行为提出异议。
另外,对于执行分配方案也可能存在异议。多个债权人对同一被执行人申请执行或者对执行财产申请参与 分配的,执行法院会制作财产分配方案,并送达各债权人和被执行人。债权人或者被执行人对分配方案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分配方案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执行法院提出书面异议。这一规定是为了保障各债权人公平受偿的权利。
还有一种情况是对执行管辖的异议。如果当事人认为执行案件的管辖不符合法律规定,也可以提出异议。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执行案件一般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若案件不符合这个管辖规定,当事人可以提出管辖异议。
总之,执行异议的情形是多样的,当事人和案外人在遇到相关问题时,要及时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提出异议,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在提出异议时,要提供充分的证据和合理的理由,以便法院能够准确审查和判断。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7个最新问题
信用卡逾期后,每个月还款100 - 200元,是否可以避免牢狱之灾?
一方不同意离婚最长能拖多久?
老公在妻子孕期婚内出轨,离婚会怎么判?
住院手机缴费后如何打印收据?
已经实缴完毕后公司可以减资吗?
从未买过社保的人该怎么买?
住房公积金是哪年开始的?
汽车税法折旧年限是多久?
呼市外盟市住院报销金额是多少?
积分入学社保怎么打印?
离婚后房产过户需要什么手续和费用?
结婚后的钱如何做财产公证?
个税汇算清缴需要进行补税申报吗?
居民参保该如何终止?
连续二次固定期 限合同到期后用人单位是否必须续签?
公司注册了是否可以不经营?
自诉案件的当事人在什么时候可以自行和解?
已为您展示了 17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