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项目诈骗量刑依据是哪条法律?
虚构项目诈骗在法律上主要涉及诈骗罪。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相关法律规定。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诈骗罪的定义。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在虚构项目诈骗的情形中,行为人通过编造并不存在的项目,让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从而“自愿”地交出财物,这就符合了诈骗罪中“虚构事实、骗取财物”的特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对诈骗罪的量刑做出了明确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对于“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在量刑时,除了考虑诈骗金额外,还会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态度、是否有自首、立功等情节,以及是否退赃退赔、取得被害人谅解等情况。例如,如果犯罪嫌疑人在案发后主动投案自首,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如果犯罪嫌疑人积极退赃退赔,取得被害人的谅解,也可能会对量刑产生积极的影响。
总之,虚构项目诈骗适用《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关于诈骗罪的规定进行量刑,具体的量刑会根据诈骗的数额以及其他情节来综合判定。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伪造假合同会构成什么罪,会坐牢吗?
在出租房中防水胶不好导致渗水,是房客的错吗?
拘留后多久会批准逮捕?
虚假诉讼与诈骗罪的区别是什么
公司申请破产清算了欠的钱该如何处理?
儿童身份证办理流程是怎样的,大概需要几天?
语言人身攻击是否可以报警?
非机动车是否存在肇事逃逸情况?
商标申请价格如何咨询?
交通肇事罪一定需要吊销驾驶证吗?
普通发票的销售方可以是个人吗?
每天工作八个半小时违法吗?
法院不受理破产清算该怎么办?
侵害名誉权会有哪些损害后果?
行政处罚案中做伪证会怎么处罚?
遗产继承纠纷诉讼时需要提交哪些证据?
社交网络中存在哪些侵权现象?
旅行社责任险条款是怎样的?
商品房买卖合同中为什么要进行网签?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