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架报警当场和解是否要签调解书?


在打架报警后当场和解的情况下,签调解书并非是绝对必要的,但签订调解书有诸多好处。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调解书是什么。调解书是在第三方(通常是调解机构,在这里就是公安机关)的主持下,纠纷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所签订的一种书面协议。它明确了双方在此次纠纷中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达成和解的具体内容。 从法律依据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规定,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如果签订了调解书,其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是双方和解的一个书面凭证,证明双方已经就打架事件达成了一致的解决方案,避免日后一方反悔,出现再次纠纷的情况。一旦有一方不履行调解书中的内容,另一方可以依据调解书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比如,如果调解书中约定了赔偿金额,一方不支付,另一方可以拿着调解书要求公安机关处理或者向法院起诉。另一方面,对于公安机关来说,有了调解书,也能明确该纠纷已经得到妥善解决,便于后续的案件处理和存档。 然而,如果当场和解后不签订调解书,在法律上也不会影响和解本身的效力。但从风险角度来看,存在一定的隐患。因为没有书面的协议作为依据,日后双方可能对于和解的具体内容产生争议,比如对于赔偿金额、责任划分等方面可能各执一词,这就会给纠纷的再次处理带来困难。而且,如果一方反悔,由于没有调解书,公安机关在处理后续问题时可能会缺乏明确的参考依据,当事人维权也会相对麻烦。所以,虽然不强制要求签调解书,但为了保障自身权益和避免后续纠纷,签订调解书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