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划型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金融业划型标准主要是为了准确界定不同规模的金融机构,从而实施更有针对性的监管和政策支持。目前,我国对金融业划型有着明确的规定。 首先,对于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总额 40000 亿元以上的为大型企业;资产总额 500 亿元及以上,40000 亿元以下的为中型企业;资产总额 50 亿元及以上,500 亿元以下的为小型企业;资产总额 50 亿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这里的资产总额就像是一个企业的‘体重’,是衡量其规模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 其次,对于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和货币金融服务类机构,资产总额 1000 亿元以上的为大型企业;资产总额 200 亿元及以上,1000 亿元以下的为中型企业;资产总额 50 亿元及以上,200 亿元以下的为小型企业;资产总额 50 亿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再者,证券业机构,营业收入 100 亿元以上且资产总额 2000 亿元以上的为大型企业;营业收入 10 亿元及以上,100 亿元以下,且资产总额 200 亿元及以上,2000 亿元以下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 1 亿元及以上,10 亿元以下,且资产总额 10 亿元及以上,200 亿元以下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 1 亿元以下或资产总额 10 亿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营业收入可以理解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经营活动赚到的钱。 最后,保险业机构,营业收入 200 亿元以上且资产总额 5000 亿元以上的为大型企业;营业收入 30 亿元及以上,200 亿元以下,且资产总额 400 亿元及以上,5000 亿元以下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 2 亿元及以上,30 亿元以下,且资产总额 20 亿元及以上,400 亿元以下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 2 亿元以下或资产总额 20 亿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这些规定主要依据《金融业企业划型标准规定》,通过这些标准能清晰地对各类金融企业进行划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