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清理的余额在哪方登记?


在会计核算里,固定资产清理是用来核算企业因出售、报废和毁损等原因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价值以及在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等。它属于资产类科目。 固定资产清理的余额登记方向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确定。 当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时,按照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固定资产的原价,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此时,如果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较高,固定资产清理账户会在借方有余额。这是因为我们把固定资产的相关价值从原来的固定资产账户转到了固定资产清理账户,相当于在固定资产清理账户这边增加了资产的一种过渡价值。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的规定,企业出售、转让、报废固定资产或发生固定资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在这个初始转入清理的步骤中,借方登记的固定资产清理金额是后续计算处置损益的基础。 在清理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税费及其他费用,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费”等科目。这会进一步使固定资产清理账户的借方金额增加。因为这些清理过程中的支出,都是为了完成固定资产的清理工作而产生的成本,所以要记录在固定资产清理账户的借方。 当取得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处置收入时,应借记“银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如果处置收入较高,有可能使固定资产清理账户出现贷方余额。这意味着通过处置固定资产获得的收入超过了之前计入固定资产清理账户的成本和费用。 如果固定资产清理完成后,最终是净收益,也就是贷方发生额大于借方发生额,应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资产处置损益”科目;如果是净损失,即借方发生额大于贷方发生额,则借记“资产处置损益”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这样就把固定资产清理账户的余额结转到了当期损益中,使固定资产清理账户期末无余额。 总之,固定资产清理账户借方登记的是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清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等;贷方登记的是处置固定资产的收入等。余额方向取决于借方和贷方发生额的大小对比。在初始和清理过程中一般是借方余额,但如果处置收入非常高,也可能出现贷方余额。最终要将余额结转到资产处置损益,以准确核算企业固定资产处置的损益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