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役权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地役权是一种为了自己土地的便利而使用他人土地的权利。简单来说,就是土地的主人为了让自己的土地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和别人约定可以使用对方的土地来实现某些便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七十二条规定,地役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利用他人的不动产,以提高自己的不动产的效益。前款所称他人的不动产为供役地,自己的不动产为需役地。 地役权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首先是通行地役权,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比如,甲的土地被乙的土地包围,没有其他公共道路可以通向外面,那么甲就可以和乙约定一个通行地役权,从乙的土地上通行。这样甲的土地就能和外界有联系,更好地发挥作用。 其次是取水或排水地役权。如果一块土地靠近水源,但水源在别人的土地范围内,那么这块土地的主人可以和有水源土地的主人约定取水地役权,从对方土地上取水。同样,如果遇到排水问题,为了让自己土地的积水能顺利排出,也可以和相邻土地的主人约定排水地役权。 还有眺望地役权。比如,一栋高层住宅的业主为了保证自己能有良好的视野,不被旁边新建的建筑物遮挡视线,可以和旁边土地的主人约定眺望地役权,限制对方在一定范围内建设过高的建筑物。 采光地役权也是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有些建筑物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如果相邻土地上的建设可能会影响其采光,那么建筑物的所有者可以和相邻土地的主人约定采光地役权,确保自己的采光权益。 在设立地役权时,当事人应当采取书面形式订立地役权合同。地役权自地役权合同生效时设立。当事人要求登记的,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地役权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这意味着,虽然地役权合同生效就可以设立地役权,但进行登记可以让地役权更有保障,避免出现纠纷时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 总之,地役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它是为了满足土地利用的各种便利需求而存在的,并且受到法律的保护和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