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有什么作用?


我国法律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法律具有规范作用。这就好比是社会的行为准则,告诉人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从法律规范作用的类型来看,它包括指引作用、评价作用、预测作用、强制作用和教育作用。指引作用是指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模式、标准和方向。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了合同的订立、履行等规则,指引人们在经济活动中遵循这些规则来签订和履行合同。根据《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这就为当事人订立合同提供了指引。评价作用则是法律作为一种行为标准,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合法与否的评判作用。当一个人做出了某种行为,我们可以依据法律来判断这个行为是否合法。预测作用是指人们可以根据法律规范的规定,事先估计到当事人双方将如何行为及行为的法律后果。比如在签订合同时,双方可以根据合同法的规定,预测到如果一方违约,另一方将有权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强制作用是指法律能运用国家强制力制裁违法和犯罪,保障法律得以实施的作用。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就是通过对犯罪行为规定刑罚,来强制人们遵守法律。如果有人实施了犯罪行为,就会受到刑法的制裁。教育作用是指通过法律的实施,法律规范对人们今后的行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诱导影响。比如通过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处,让人们知道这种行为是不被允许的,从而教育人们遵守法律。其次,法律具有社会作用。从维护阶级统治方面来看,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它通过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从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来说,法律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它的目的是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就是法律在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体现,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法律,保障了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公共利益。总之,我国法律在规范人们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