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文书有哪些作用?


法律文书是司法机关及当事人、律师等在解决诉讼和非讼案件时使用的文书,它在法律活动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具有多方面的作用。 首先,法律文书具有凭证作用。它是法律行为和法律事实的书面凭证。比如合同,它是双方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一旦签订,就成为了双方履行权利和义务的依据。如果一方违反合同约定,另一方就可以依据合同这一法律文书,通过法律途径追究其违约责任。这就体现了合同作为法律文书的凭证作用,为当事人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我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这从法律层面肯定了合同等法律文书的凭证效力。 其次,法律文书具有执行作用。对于一些具有强制执行力的法律文书,如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等,一旦生效,相关当事人就必须按照文书的要求履行义务。如果一方拒不履行,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例如,在民事债务纠纷案件中,法院判决被告偿还原告欠款,被告就必须按照判决结果履行还款义务。若被告不履行,原告可凭借生效的判决书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被告的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这明确了法律文书的执行效力。 再者,法律文书具有宣传教育作用。法律文书是法律的具体体现,它通过具体的案例和事实,向社会公众宣传法律知识,教育人们遵守法律。例如,法院的判决书不仅是对案件的裁决,也是对法律规定的阐释和应用。通过公开判决书,人们可以了解到什么行为是合法的,什么行为是违法的,以及违法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这有助于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促进全社会形成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最后,法律文书具有规范作用。它规范了法律行为和法律程序。在法律活动中,各种法律文书都有严格的格式和内容要求,当事人和司法机关必须按照规定制作和使用法律文书。这有助于保证法律活动的规范性和严肃性,确保法律的正确实施。例如,起诉书必须按照法定的格式和内容要求书写,明确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等。只有这样,法院才能受理案件并进行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