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进出口货物的报关程序是怎样的?


一般进出口货物的报关程序是指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按照海关规定,办理货物进出口手续的过程。以下将详细介绍其主要步骤。 首先是申报环节。申报是指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受委托的报关企业,在货物进出口时,采用电子数据报关单和纸质报关单形式,向海关报告实际进出口货物的情况,并接受海关审核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规定,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应当自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十四日内,出口货物的发货人除海关特准的外应当在货物运抵海关监管区后、装货的二十四小时以前,向海关申报。申报时需要准备一系列的单证,包括报关单、商业发票、装箱单、提运单等基本单证,以及进出口许可证等特殊单证。 接着是查验环节。查验是指海关为确定进出境货物收发货人向海关申报的内容是否与进出口货物的真实情况相符,或者为确定商品的归类、价格、原产地等,依法对进出口货物进行实际核查的执法行为。海关可以通过彻底查验、抽查等方式进行查验,查验的目的在于核实单货是否相符,防止非法进出境等情况。查验过程中,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应当到场,并负责搬移货物,开拆和重封货物的包装。 然后是缴纳税费环节。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在海关确定应缴纳的关税、增值税、消费税等税费后,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缴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纳税义务人应当自海关填发税款缴款书之日起15日内向指定银行缴纳税款。逾期缴纳的,海关会征收滞纳金。缴纳税费的方式可以通过柜台支付、网上支付等多种方式进行。 最后是放行环节。放行是指海关接受进出口货物的申报、审核电子数据报关单和纸质报关单及随附单证、查验货物、征收税费或接受担保以后,对进出口货物作出结束海关进出境现场监管决定,允许进出口货物离开海关监管现场的工作环节。对于一般进出口货物,海关放行意味着货物可以自由流通,但对于特定减免税货物等,海关放行并不意味着监管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