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承包方式一般有哪几种?


工程承包方式是指工程发包方与承包方之间经济关系的形式。在我国,常见的工程承包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总承包。总承包是指从事工程总承包的企业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这种承包方式的优势在于,它能充分发挥工程承包企业的综合优势,实现设计、采购、施工等各阶段工作的深度融合,减少协调环节,从而加快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九十一条规定,发包人可以与总承包人订立建设工程合同,也可以分别与勘察人、设计人、施工人订立勘察、设计、施工承包合同。这为总承包方式提供了法律依据。 第二种是专业承包。专业承包是指项目发包人将工程中的专业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企业完成的活动。比如消防工程、装修工程等,这些专业工程需要具备特定专业技术和资质的企业来完成。专业承包企业一般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承包资质,在其资质许可的范围内承接工程。《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对专业承包企业的资质标准和承包范围作出了明确规定,保障了专业承包市场的规范有序发展。 第三种是劳务分包。劳务分包是指施工总承包企业或者专业承包企业将其承包工程中的劳务作业发包给劳务分包企业完成的活动。劳务分包企业提供的是劳动力服务,不负责工程的材料采购和技术管理等工作。这种承包方式有利于施工企业集中精力进行工程管理和技术创新,同时也为劳务市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对劳务分包的相关事宜进行了规范,确保劳务分包活动合法合规。 第四种是联合承包。联合承包是指由两个以上的承包单位联合共同承包一项工程任务,各承包单位对共同承包的工程承担连带责任。联合承包通常适用于大型、复杂的工程项目,各承包单位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大型建筑工程或者结构复杂的建筑工程,可以由两个以上的承包单位联合共同承包。共同承包的各方对承包合同的履行承担连带责任。这为联合承包提供了法律保障。 不同的工程承包方式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发包方和承包方在选择承包方式时,应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性质、技术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各方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