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婚人士的监护人是父母还是配偶?
我结婚了,但最近身体不太好,担心万一之后自己无法完全处理事务,不知道在法律上我的监护人会是我的父母还是配偶,想了解一下这方面法律是怎 么规定的。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关于已婚人士监护人的确定需要分不同情况来看。
首先,如果已婚人士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那么就不存在法定监护人的问题。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能够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自主地对自己的事务进行决策和处理,不需要他人作为监护人来代理其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八条规定,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然而,如果已婚人士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监护人的确定就需要遵循法定顺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其他近亲属;(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由此可见,在这种情况下,配偶是第一顺序的监护人,只有在配偶没有监护能力或者存在其他不适合担任监护人的情形时,才会考虑由父母来担任监护人。
此外,如果对监护人的确定存在争议,有关个人或者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人民法院会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在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中指定监护人。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