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未成年屡次盗窃该怎么处理?

我家孩子还未成年,但是已经多次偷东西了。我很担心他会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想知道法律上对于未成年屡次盗窃是怎么处理的,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会不会留案底影响他以后的生活呢?
展开 view-more
  • #未成年盗窃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对于未成年屡次盗窃的处理,需要依据不同情况来确定。首先,我们要明确“未成年人”在法律上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人。而处理此类问题,会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阶段有所不同。 对于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他们属于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如果屡次盗窃,就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不过,考虑到他们是未成年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又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对于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盗窃行为本身并不在这个年龄段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八类犯罪之中。所以一般情况下,他们屡次盗窃不会承担刑事责任。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同时,由于他们是未成年人,根据该法第十二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此外,不管未成年人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或者治安处罚责任,其监护人都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