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走私偷税漏税案件如何处理?


个人走私偷税漏税案件是涉及违反多项法律规定的行为,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相关的法律处理情况。 首先,走私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走私罪的规定。简单来说,走私就是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进出境或者限制进出境的货物、物品或者依法应当缴纳税款的货物、物品进出境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较大或者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偷逃应缴税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偷逃应缴税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其次,偷税漏税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逃税罪的规定。偷税漏税是指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的行为。依据《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对于同时存在走私和偷税漏税行为的个人,司法机关会根据具体的犯罪事实、情节和危害程度,分别依据上述法律规定进行定罪量刑。如果两种行为相互关联,可能会以较重的罪名定罪处罚,或者数罪并罚。 如果个人涉及走私偷税漏税案件,最好的做法是主动向相关部门坦白情况,积极配合调查,补缴应纳税款和滞纳金,争取从轻处理。因为根据法律规定,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