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最高法调研犯罪附随后果自负实现了吗?

我想知道最高法调研的犯罪附随后果自负这一情况,现在到底有没有实现呢?我很关心这个事儿,因为它可能会影响到一些有过犯罪记录人员及其家属的生活和发展,不知道目前实际执行的状况是什么样的。
展开 view-more
  • #犯罪附随后果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要判断最高法调研的犯罪附随后果自负是否实现,需要先理解犯罪附随后果自负的含义。简单来说,犯罪附随后果自负就是谁犯了罪,相应的不利后果就由谁来承担,而不牵连其他没有实施犯罪行为的人。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基本原则就强调罪责自负,即一人犯罪一人当,只处罚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人,不株连无辜的家属或其他人。这为犯罪附随后果自负提供了基础的法律依据。例如,一个人犯了盗窃罪,法律只会对其本人进行定罪量刑,而不会对其家属进行处罚。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犯罪附随后果并不完全局限于刑事处罚本身。比如在一些职业准入方面,有犯罪记录的人及其家属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像某些特殊职业,如公务员、司法工作人员等,会对报考人员的家庭成员的犯罪记录进行审查。这种情况下,虽然法律规定罪责自负,但实际的职业限制等附随后果可能会超出犯罪者本人。 最高法进行相关调研,是为了推动更科学合理地设定犯罪附随后果。目前,对于一些不合理的附随后果,相关部门正在逐步进行清理和规范。但要完全实现犯罪附随后果自负,让附随后果精准地施加于犯罪者本人,还需要一个过程,包括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转变社会观念等多方面的努力。所以,目前只能说在向实现犯罪附随后果自负的目标不断迈进,但尚未完全实现。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