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裁决作出的方式是什么?
我有个商业纠纷申请了仲裁,现在在等结果。我不太清楚仲裁裁决到底是怎么作出的,是仲裁员投票决定,还是有其他方式呢?很想了解一下具体的作出方式,好让自己心里有个底。
展开


仲裁裁决作出的方式在我国法律中有明确的规定。下面将为你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仲裁裁决的定义。仲裁裁决是指仲裁庭对当事人之间所争议的事项作出的权威性判定。通俗来讲,就是仲裁机构对你们纠纷给出的最终处理结果。 在仲裁过程中,仲裁庭通常由三名仲裁员或者一名仲裁员组成。如果是由三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裁决应当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这就好比大家一起投票做决定,哪个意见得到的支持多,就按照哪个意见来。《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五十三条规定:“裁决应当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少数仲裁员的不同意见可以记入笔录。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裁决应当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这就保证了在多数情况下,裁决能够体现大多数仲裁员的判断。 举例来说,三名仲裁员对某一纠纷进行讨论,其中两名仲裁员认为一方应当承担责任,另一名仲裁员有不同看法,那么就会按照这两名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而当三名仲裁员的意见都不一致,无法形成多数意见时,就由首席仲裁员来拍板定案。首席仲裁员一般是在仲裁员中具有更丰富的经验和更高的权威性。 如果仲裁庭是由一名仲裁员组成,那么裁决就由该仲裁员直接作出。这种情况下,这名仲裁员要独立对整个案件进行审查和判断,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裁决。 仲裁裁决作出后,通常会制作成书面的裁决书。裁决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争议事实、裁决理由、裁决结果、仲裁费用的负担和裁决日期等内容。当事人协议不愿写明争议事实和裁决理由的,可以不写。裁决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对裁决持不同意见的仲裁员,可以签名,也可以不签名。 总之,仲裁裁决的作出方式是有严格的法律规定和程序的,目的是确保裁决的公平、公正和合理。当事人可以根据裁决书的内容了解自己在仲裁中的权利和义务。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