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犯罪是如何处罚的?


网络犯罪并不是一个单独的罪名,它是指行为人运用计算机技术,借助网络对系统或信息进行攻击、破坏,或利用网络进行其他犯罪的总称 。因为涵盖多种犯罪行为,所以处罚要依据具体所犯的罪名来定。 比如常见的网络诈骗,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再如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规定的安全管理义务,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对于入侵、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行为,如果尚不构成犯罪,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一)违反国家规定,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造成危害的;(二)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三)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四)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 如果网络犯罪涉及民事侵权,比如网络诽谤等,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这些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总之,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任何网络犯罪行为都将受到法律制裁。 相关概念: 网络犯罪:指行为人运用计算机技术,借助于网络对其系统进行攻击,破坏或利用网络进行其他犯罪的总称。 网络服务提供者:为用户提供网络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等服务的主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