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怎样分配赡养义务?


在我国,赡养老人是子女的法定义务。虽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赡养义务具体该如何分配,但通常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首先,如果多子女家庭能够在尊重老人意愿的基础上,签订一份赡养协议,明确各自的赡养责任,那是很好的办法。协议签署后,子女按照协议履行就行。这样能避免日后因为赡养问题产生争议,保障各方权益。比如有的子女负责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有的子女承担老人的医疗费用等。《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4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要是没有签订赡养协议,那么多个子女都有赡养父母的责任,并且应该公平分担。在没有特别约定的情况下,成年子女都有不可推卸的赡养义务,一般来说各子女应平均承担。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如果某个子女经济条件特别困难,或者因为其他特殊原因无法承担与其他子女同等的义务,也可以大家一起协商调整。比如经济条件好的子女多承担一些经济方面的赡养责任,而有时间精力的子女多负责老人的日常陪伴和生活照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规定:“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这也表明了子女赡养父母是法定责任,不能逃避。 需要注意的是,子女不能以放弃继承权为由逃避赡养义务。赡养义务是法律规定的,不管子女能不能继承财产,都得尽心尽力去履行赡养义务,不能因为放弃继承就不承担赡养责任了。 相关概念: 赡养协议:就是子女之间就赡养父母的相关事宜,比如经济分担、生活照料分工等,达成一致后签订的协议,以此来明确各自责任。 赡养费:是子女为赡养父母,给父母提供的经济支持费用。计算时会综合多方面因素,如当地生活水平、子女收入情况、父母实际需求等。 法定赡养人:指法律规定有赡养义务的人,在赡养老人这件事上,主要就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





